在人类还没有出现在地球之前,就有一群庞然大物主宰着地球,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很多,体型有大有小,虽然年代久远,但人类对恐龙的研究从未止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对于恐龙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从1677年,英国普洛特发掘第一具恐龙化石起,这场探索之旅便开始了。
下面盘点那些曾经被认为体型最大的恐龙。
1979年,在新墨西哥州发掘出一堆骸骨,包括脊椎、骨盆以及肋骨。虽说在1979年就被发掘出来,但是直到1991年才正式被命名。它被命名为“地震龙”,换句话说就是使大地震动的龙,当即就被认为是体型最大的恐龙。地震龙属于梁龙科,是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植食性恐龙,大约生存在1亿5400万年到1亿4400万年前。根据所挖出的骸骨来看,此龙单是体长就有32至36米长,体重大约31至40吨。它和梁龙类似,地震龙的鼻孔位于口鼻部前端,但头颅骨上的鼻管孔位于头部顶部;而地震龙的前肢稍短于后肢。
易碎双腔龙也被认为可能是最大最重的恐龙。它是1988年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所聘请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所挖掘的。它和地震龙也同属于梁龙科。易碎双腔龙的脊骨保存状态很差,但是却异于其他恐龙的大和宽,挖掘出来的就有1.5米高,在科学家的计算下,完整的脊椎可高达2.7米。易碎双腔龙的体长大约有40至58米,体重平均大概180吨,最重可达220吨,他的身高大约有10至15米高。但是因为易碎双腔龙的骸骨并未找全,并且还丢了一块,所以许多人都在质疑这个数据。
2014年,在阿根廷境内挖掘出阿根廷龙的脊椎骨,阿根廷龙的命名很简单,就是在阿根廷发现的,阿根廷龙是泰坦龙类的一种,它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到93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大约35至43米,体重大约88至107吨,大约是地震龙的两倍。科学家们发现的只是一部分的椎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阿根廷龙的脊椎就有1.5米高,1.1米宽。阿根廷龙和地震龙一样都属于蜥脚类恐龙,是大型的植食性恐龙,蜥脚类恐龙成功地统治着整个侏罗纪时代。目前,阿根廷龙的骸骨被保存在美国的亚特拉大博物馆。
展开全文
2015年9月,被命名为“无畏龙”的恐龙被媒体称作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陆生生物,研究者们估计无畏龙的体长长达26米,体重大约59吨重。2016年,在阿根廷又挖掘出南巨龙,它的肱骨是巨龙类里最长的,长达1.67米。它的复原的整体骨架被放置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头和尾部甚至都伸出了展厅。南巨龙生活在距今88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也是植食性恐龙,体长接近30米长。
另外,目前发现的最高的恐龙可能是长颈巨龙。长颈巨龙具有一具比较完整的骨架,高达12米。长颈巨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是体型巨大的植食性恐龙,它具有小型头部,长颈部和长尾巴。对于长颈巨龙的体重有不同的说法,轻至15吨,重则78吨。戴尔·罗素等人的15吨估计值,是根据较小骨架的四肢骨头;而内德·科尔伯特等人的78吨估计值,则是根据过时、过重的体重模型来估计的。另外,一些近年的研究,则将骨头体积、气囊系统、肌肉列入计算,估计长颈巨龙的体重约为23吨或37吨。
其实,根据不完整的化石,尤其是仅根据某一部位的化石,根本无法完美地复原恐龙的体型,到底哪种恐龙最大,哪种恐龙最重,几十年来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到底谁才是恐龙界的“巨无霸”,还有待研究者们继续研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