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受該事件影響,香港經濟及治安於2019年下半年出現較明顯的負面影響,香港市民對政府及警隊之信心急劇下跌,持不同政治立場的市民之間出現嚴重分野。[來源請求]

經濟股市

2019年7月26日,示威者在香港國際機場發起「和你飛」集會,靜坐人群一度阻塞機場接機大堂的進出通道。機場多次成為此次示威的集會地點,由於民航业是香港重要的經濟命脈,此一系列的行動對香港經濟影響甚大。[420][421]

2019年8月9-11日,示威者在香港國際機場發起「萬人接機」集會

受到大型示威抗議活動、政治局勢與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香港經濟開始受到打擊[422],包括經濟成長遭削減、股市受衝擊、流動性收緊、營商環境惡化[423],企業活躍度降至環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424][425][426]。香港第二季生產總值按年升0.5%,經濟成長低於預期[427],上半年狀況是2009年衰退以來最弱[428]。在住宅買賣合約與樓價指數下跌之際[429][430],數個發展商推遲土地招標[431]、或改變競投土地的部署[432][433]。而零售整體跌幅亦惡化,7月數據比2018年降低11.4%[434][435],大多數零售商8月銷售額下降超過50%[436],最終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大跌23.0%[437]。9月零售業銷貨值繼續下跌,但跌幅減至18.3%[438]。在10月4日禁止蒙面規例宣佈落實後,當晚各區都有示威活動,多個港鐵車站遭受破壞,港鐵當晚更宣佈全線停駛,至翌日10月5日港鐵除機場快線外全線停駛[439],期間部份商場及超市更暫停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至10月6日局部恢復運作,為了使團隊有在收車後有更多時間維修受破壞的設施,由當日起至12月1日連續57天除機場快線外,港鐵各路線都提早數小時收車(在11月24日區議會選舉前星期六日更提前至晚上10時收車,11月26日至12月1日延至晚上11時30分收車)[440],在港鐵提早收車情況下及由於香港的集體運輸以鐵路為骨幹,鐵路為主,巴士為輔,此情況下市民晚上多提早回家,減少外出消費及用膳,亦因此不便使外國遊客卻步,對於著重晚市營業額的零售業,飲食業,酒吧,卡拉OK,甚至戲院夜場都有重大影響,整個夜市變得冷清,[441]因此10月及11月零售業總銷貨值都有超過20%跌幅,10月零售業總銷貨值按年大跌24.3%,跌幅是有紀錄以來最大。[442]

11月零售業總銷貨值按年大跌23.6%。[443]同時中環辦公室空置率飆升[444],不過樓市影響不大[445]。另外,2019年下半年旅客訪港旅客錄得39.1%的跌幅,全年旅客數字按年下跌14.2%[446],旅馆入住率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447]。

許多大型品牌企業和員工因各方壓力,面臨到立場的兩難與衝突[448][449]。8月9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國泰航空發出「重大航空安全風險警示」[450],要求停止「支持或參與遊行」機組人員的中國大陸航班職務[451],中信銀行等企業也告知員工避免搭乘[452]。8月16日,國泰航空行政總裁何杲、顧客及商務總裁盧家培因「承擔責任」辭職[453]。許多跨國企業在香港的業務亦受到衝擊[454],有報導指稱阿里巴巴集團由於政治動盪影響,推遲公開募股150億美元的上市計劃[455][456][457]。而在抗議活動阻塞機場、並發生暴力事件後[458],香港期貨大幅下跌[459]。

隨著社會爭議升溫與影響擴大,多家上市公司股價下滑[460]、二手樓市指數跌幅加劇[461][462],銀行估價趨於審慎[463]。最少有4家外資公司提出疑慮,直言運動會削弱股票市場氣氛[464],惠譽國際也24年以來首次下調香港評級,並將展望評級調至負面[465]。穆迪其後也將香港的評級展望調至「負面」[466],並以「政府管治能力亦遜於預期」及「港府自治權的制約比想像中大」為由將評級調低至Aa3[467]。由於香港抗議活動升級、美國將香港局勢與美中貿易談判掛鈎、阿根廷披索狂跌與政治劇變及全球貿易的緊張局勢,帶動投資人不安與避險情緒高漲,還出現臺灣股市[468]、亞洲股市[469][470]、全球股市下跌的情況[471]。9月4日,隨著香港政府動議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恒生指數最多上升逾1,100點[472],創下4年來最大升幅[473]。地產股亦出現反彈[474],並借勢帶動中國大陸股市[475]、歐美股市反彈[476]。

香港政府統計處10月31日公佈本年度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較去年同期下跌2.9%,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錄得季度按年跌幅。香港經濟近受到本地社會事件嚴重衝擊情況嚴峻,連續兩季出現按季負增長,顯示香港經濟步入「技術性衰退」[477]。

罷工活動亦導致股市急跌,8月5日首次三罷時恒指曾大瀉831點,最終跌2.85%或767點[478];11月11日第二次三罷則拖累恒指最多跌821點,最終跌2.62%或724點,跌幅創八五三罷以來最大[479]。 然而,綜合全年計,2019年香港股市上升了約2300點,約9% [480]。而2020的展望因為外圍形勢更有人認為偏向樂觀,示威對股市影響不如預期中強烈[481] 。

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2020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受「投資自由度」大跌10分,以及「貨幣政策自由度」跌5.7分影響,香港整体评分89.1,下跌1.1分,被新加坡首次超越跌至第二位,香港失去蝉联25年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地位[482],更於2021年,被剔出美國傳統基金會排行榜

[483]。報告指近年情况表明,香港越来越由北京全权控制,已经渐渐失去自由度。但在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公布2022年度的《世界經濟自由度報告》中,香港仍蟬聯最自由經濟體。[484]

香港過去十年是瑞士鐘錶的主要出口地,隨著香港示威運動的持續,瑞士鐘錶在香港銷量下滑50%,2019年10月瑞士鐘錶對香港出口降到全球第三位[485]。

社會治安

自2019年第三季起,由於警方決定集中人力資源以处理「反修例事件」有關的聚眾活動,縮減常規保安工作之人力資源,街道上出現違例泊車以致交通受阻之情況愈趨嚴重,但警方所發出的違例泊車定額告票數字卻有所減少。此外,自同年第四季起,香港發生多宗爆竊及搶劫案,而警方消息人士指出,基於警員人身安全,以及公眾觀感,不再強制巡邏警員於簽到簿上簽到[486]。

2019年油尖旺區下半年的爆竊案及各類劫案急劇增加,過上年同期的1.65倍,是五年來的新高,警方認爲示威活動有破窗效應[487]。民主派議員則批評警方推卸責任,倒果為因,街道「無人巡邏」[488]。

反修例事件對警隊執法人員也帶來巨大損失、傷害。2019年7月14日沙田新城市廣場衝突中,兩名便衣警疑遭示威者襲擊受傷,其中一名警員事後左眼眼眶周邊、左上頜及鼻子骨折,出現雙重眼影及黃色影像;另一警員頭皮裂傷須縫針,面部、手肘、腿、右上胸有磨損及瘀傷。他們其後各自入稟向3被告追討賠償。其中一名暴動罪罪成、已於去年刑滿出獄的示威者接受媒體訪問指,上月接獲律政司代警務處處長發出的信件及繳費單,要求按《僱員補償條例》於14日內繳付兩名警員合共約172.5萬元賠償,包括他們分別336日及42日的全薪病假等,否則會遭律政司民事追討賠償,連同利息訟費。報道同時提及,另一名涉及沙田衝突刑滿出獄人士,亦遭律政司追討約161萬元。[489]

民眾態度

「反修例事件」中,一部分民眾對警方的態度感到頗為不滿,同時亦有一部分民眾對示威者的過於強暴的行為感到憤怒。[490]

據報道,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2024年港人北上消費熱情不斷升温,曾參與「修例風波」的「黃絲」也被北上內地的大潮席捲,拋棄曾經的「反中」立場,每月北上深圳一至兩次。參加「修例風波」的港青曾對內地充滿偏見及敵意,風波過後,如今主動來深圳遊玩。[491]

其他領域

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的一座天橋被加裝鐵網。示威期間,路政署在多座天橋的兩側架設臨時圍網,以防止有民眾從上拋擲雜物,試圖堵路的行為[492]

香港理工大學安裝閘機,只限教職員及學生進入

隨著香港多區出現示威抗議行動及衝突事件,社會氣氛持續緊張[493]。澳洲、美國等31個國家因應局勢升級[494],發出或提高旅遊警示等級警示[495][496],而訪問香港的旅客跌幅亦擴大[497]。在香港國際機場因抗議活動癱瘓關閉後[498],國際航空公司為大批乘客重新安排航班[499],中國民用航空局亦有相應部署[500]。隨後,香港機場管理局取得法院頒發的臨時禁制令,禁止干擾機場正常營運[501][502];其客運大樓實施持機票才可進出的管制規定[503][504],並加強安全保障措施[505][506],直至2020年11月18日,才放寬客運大樓進出管制規定,容許市民出入客運大樓,而2022年更不設保安駐守,但仍禁止非正常使用機場人士出入,而臨時禁制令至今仍生效。[507]

經過連月街頭衝突,政府城市工程上,變成以「防民」作為最大考慮。2019年12月起,多區的行人天橋設鐵網,警方否認曾要求其他部門加裝鐵絲網,但對措施表示支持。[508]。而香港多間大學保安嚴格加強,不作對外開放,並安裝閘機,只限教職員及學生進入。運動事隔3年後,只有港大、浸大及嶺大容許公眾進入校園範圍,香港科技大學到2022年12月1日需疫苗通行證要求才能進入,而中大規定訪客入需登記身份證。理大和城大仍需由校內人士帶領及登記身份證才能進入校園。[509]

與此同時,香港酒店業亦遭遇預訂暴跌的情況[510]。在社會矛盾與動盪加劇以及前景不確定之下,移民諮詢機構發現香港人諮詢移民的興趣急遽上升[511][512],香港富人與居民也尋求向海外轉移資金[513][514][515]。與此同時,選舉事務處表示新登記選民逾35萬人,創下香港回歸以來的紀錄[516]。而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布2019年6月和7月的調查,疑似抑鬱症的比率上升至9.1%,比率創下10年新高[517]。

但在房屋政策方面,此運動促使政府考慮重推已終止十多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唯此政策將押後推出),並著手改善現存租置屋邨的出售安排,以平息民憤[518];此外,政府亦因而打算主動收回「棕地」,以增建更多公營房屋。

香港也對台灣政局有著巨大影響,前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楊甦棣分析稱,6月開始的多次衝突令更多臺灣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產生不信任感,間接令时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民望自低谷反彈,勝出民進黨內總統初選[519]。而其竞选对手——中國國民黨的韓國瑜因為對「反送中」遊行「不知情」的回應,不僅遭到支持反送中香港人的抵制,[520]而且令國民黨的立場進退失據,民望下挫[521],进一步使蔡英文高票胜出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而获得连任[522][523]。

司法案件處理、刑罰提高

《明報》統計已審結的案件,發現從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已經有最少31名被告須即時入獄,佔被定罪人數約84%(截至2022年),平均總刑期為1年,只有6人才獲判緩刑。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亞洲法中心香港法學人黎恩灝認為政府將未經批准的和平集會刑事化和被判監,與聯合國《第37號一般性意見》的指引背道而馳,反映控罪被「武器化」[524]。另外在反修例運動案件中,有超過130名被告年齡不滿18歲,這些未成年的被告逾66%遭處監禁;但在英格蘭和威爾斯,2021年被定罪的未成年人中僅5%遭處監禁刑罰。[525]

由於香港司法機構無法一時間處理所有案件,許多被拘捕的示威者在審判前已經被拘留好幾個月、或者一年以上[526]。截至2023年一共有232人認罪,但當中有7成(163人)是在開審前認罪的,這些案件的檢控日期與開審時間相距1至3年左右[527];《法庭線》採訪過兩名曾被拘捕、並且認罪的示威者,他們表示認罪的主要原因是等候審判造成的心理壓力、還有定罪率過高[528]。2024年6月,香港警察在理工大學衝突過去4年半後,重新拘捕、起訴5名涉案人士[529][530]。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未被起訴的被捕者,大部分人已毋須續保,但不代表案件已經了結。[531]

時任支聯會常委兼時任荃灣區議員趙恩來因在2020年6月4日到維園燃點燭光、參與和平集會而被判監禁8個月。他完成刑期時指,回想當時以為控罪與違例泊車一樣可以罰款處理,沒有想過要負上刑事責任,不知道反修例案件會愈判愈重[532]。截至2024年,一共有655人罪成,當中有460人被判監禁3至5年,7人被判監6年或以上;被判監6年以上的被告分別來自元朗襲擊事件、佔領立法會以及理工大學衝突,刑期最高的是元朗襲擊事件中襲擊民眾的鄧懷琛(2項暴動罪;判監7年),其次則是佔領立法會案中的林錦均(1項暴動罪;判監6年10個月)。[62][533]

「第二代美國隊長」馬俊文因在2020年8月至11月期間,在香港多次在示威活動中叫喊香港獨立口號、展示標語,被控一項「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案件於2020年11月24日首次提堂,馬被拒保釋,其後一直還押;法官於2021年11月11日,判馬監禁5年9個月。他在2024年2月接獲懲教署通知,3月在行為良好減刑下可提早獲釋,惟其後因《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新安排,他未能獲釋,最遲延至2025年11月刑滿。[534][535]

國安法下的影響

主条目: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和港區國安法案件列表

参见:立場新聞高層大搜捕、810大搜捕和香港47人案 2021年6月17日,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與警員進行搜證後離開

香港在2019年中旬发生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美國通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大败,内地与香港的关系愈发紧张:在這種情形下北京當局不再期望香港立法會完成“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工作,转由全国人大负责国家安全法规立法[536]。《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表決通過,同日以全國性法律形式納入《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中,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公佈實施。截至2022年2月24日,已有166人因國安法被捕。警方亦引用港區國安法凍結資產,導致《蘋果日報》停刊 ,《立場新聞》停止運作。到2021年底,已經有至少50個團體被迫解散,包括政黨、工會和宗教機構。[來源請求]

在教育方面,2021年2月4日,教育局向各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發出通告,表示因應《國安法》實施,已更新課程指引及教學資源,以及要求學校落實具體措施,應對學生可能在校內或校外參與和發起具政治訊息的活動。如學生在校內叫口號和拉人鏈等,要立即勸止及提醒,指出如有懷疑涉及違法行為或有需要的話,可諮詢警區的警民關係主任,如遇嚴重或緊急情况甚至可「請即報警」,並「將涉嫌違法行為、人物和詳情作紀錄」。[537]而電影方面,2021年6月11日,政府因應《港區國安法》實施,刊憲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檢查員指引,即日生效。條文生效後,多套電影[哪個/哪些?]上映受阻。[來源請求]

另外,多間大學亦打壓學生會,不承認其地位。當中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嶺南大學。[538]而51年歷史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亦在2021年10月宣布解散。[539]

示威浪潮

由於香港反修例示威者運用互聯網及中美貿易戰,引起國際社會對此事的關注,全球多國的抗議民眾亦相繼仿效香港示威者所採用之手法而形成黑群示威潮。

儘管抗爭原因不盡相同,西班牙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示威者於2019年10月曾參考香港示威者的做法,進行堵塞首府巴塞隆拿的機場、破壞當地地下鐵等活動[540]。而香港和巴塞隆拿亦出現互相聲援對方的集會[541][542]。

大批智利聖地亞哥學生因不滿聖地亞哥地鐵加價,當地於2019年10月出現2019-2020年智利示威,並出現拒付地鐵車資的「Evasion Masiva」行動,示威者於10月18日大肆破壞鐵路車站設施,促使總統皮涅拉宣佈聖地亞哥和市郊進入緊急狀態,同時暫緩票價調整[543]。

2019年印尼學運、反抗滅絕及2020年美國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示威活动、2020年泰國示威等抗議事件的示威者都表示從香港示威中汲取了經驗[544],尚有示威者使用了在香港示威中所用的裝備[545],《紐約時報》形容就如迷因般廣泛傳播[546]。

2023年法國騷亂發生後,香港媒體人屈穎妍認爲,其與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有相似之處,參與者中均有大量未成年人。但「唯一不同,是全世界包括香港傳媒對這次法國暴亂的報道與形容」[547]。

香港移民潮

主条目:香港移民潮

2019年反修例運動及2020年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後,香港出現第五波移民潮。根據香港特首李家超2022年10月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於官方渠道首次披露政府估算,過去兩年香港約有14萬勞動人口流失。[548]

相关推荐

悦动手环 by Hengbao Co,.Ltd.
bt365滚球

悦动手环 by Hengbao Co,.Ltd.

06-29 👁️ 8542
醉墨是什么意思
bt365滚球

醉墨是什么意思

07-09 👁️ 8554
如何向喜欢的人表白?
bet体育365官网用什么浏览器

如何向喜欢的人表白?

07-03 👁️ 7470
足彩高手教你:如何精准把握平局?|2025世俱杯深度分析实战篇 - 体育投注平台-权威投注平台推荐【2026世界杯